4月22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吉林省残联和吉林省图书馆主办的“书香吉林 阅读有我”吉林省残疾人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省图书馆举行。不仅通过创新文化助残模式为视障群体点亮阅读之光,更以省残联、省图书馆、省盲人协会、省残疾人文联、省全民阅读协会、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和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190余名残健参与者的共读之约,绘就了一幅“书香无界”的动人画卷。

活动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拉开序幕。“手札其实就是古人写的书信……”在吉林省典籍博物馆内,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大家透过时光一同感受尘封的岁月,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才情,无不被典籍之美所震撼,被文化之韵所感染。

据统计,我国现有残疾人8500余万人,其中视力残疾人超过1700万。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渴望知识、热爱阅读,却因视觉障碍难以便捷地获取书籍。一本普通的纸质书,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声音可以成为他们触摸世界的桥梁。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质效,聚焦高质量残疾人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更好满足广大残疾人对阅读的精神文化需求,活动现场,省残联、省图书馆联合发布了“阅享吉林・为爱有声”文化助残品牌。该品牌旨在以专业化的志愿者团队为依托,通过建立残疾人读者需求清单,提供精准化的内容供给,实现社会化服务网络格局,最终通过声音的力量,将文字转化为温暖的有声读物,让视障读者通过听觉感受文学的魅力、获取知识的养分,真正实现 “阅读无碍·文化共享”。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分享是思想的共鸣。活动中,来自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代表以及省残联残疾人工作者通过经典诵读、阅读分享等形式,带领大家共同探索知识,分享阅读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虽然他们的视力有所差距,但真的从读书中获得到了他们心中的邓稼先的样子。”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裴伟强动情地说,长春大学两位学长朗诵《邓稼先传》的声音为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灵触动。“阅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门,我们推开它可以看到更远的世界。虽然我们的行动不太方便,但我们依旧可以在书中获得自己的世界。”

“当听到分享《奇迹男孩》的同学说‘最可怕是心里的成见,不需要从高处给予关怀,更需要的是平等的无差别对待’时,我特别感动,真正理解无障碍服务的真谛。”吉图爱有声助力无障碍志愿服务团队代表王女士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残联和这样的志愿服务,能学到更多东西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残健交融的阅读场景,恰如长春大学2024级视障本科生路晓静所言:“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义务、有权利去读书,并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读书能够丰富我的精神世界,为我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后,我会继续阅读更多有意义的优秀作品。”
随着长春大学新闻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带来的“无障碍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放映,活动在光影交响中落下帷幕。据悉,此次残疾人读书日活动的举行也正式拉开了2025年吉林省残疾人文化周的序幕。活动期间省残联还联合省图书馆开展“科学向新 梦想启航”——科普公益课堂、“阅享伶伦”系列展演——“铜音阅韵”铜管独奏·重奏音乐会、吉图荐书活动等多项文化助残活动,持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来源: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
编辑:赵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