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综治中心:千线聚力 织就平安建设密网

时间:2025-04-04 07:58:00

聚焦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和居民诉求“最多跑一地”的目标,新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新城区综治中心)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构想,形成了集接待、咨询、调解、仲裁、诉讼、帮扶等功能于一体的全链条工作模式,着力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前、解于源头。

2024年6月,新城区综治中心正式投入实体化运作,该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等9家区属职能部门常驻办公,工会、妇联、卫健委等多家单位轮驻办公,并按需调派工作人员。同时,引入交通法庭、行政复议庭、劳动仲裁庭、速裁法庭4个庭。邀请9家专业社会调解机构提供服务,集成综合调解、法律援助、司法确认、诉讼仲裁等服务,整合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构建“综窗六部七中心”组织架构。截至2025年2月,该中心共接待8400多批次人员,涉及信访案件与矛盾纠纷化解4300余件,成功化解3200余件,化解率达75%。

据了解,新城区综治中心对3层办公区域进行合理划分:1层为综合受理区,负责初次筛选和登记;2层为多元化解区,负责协调处理复杂案件,开展专业性调解;3层为指挥调度区,负责整体协调调动。

“中心将受理窗口前置,针对群众诉求,划分为信访代办类、涉法涉诉类、综合受理类。在登记来访群众信息后进行研判,实现精准受理与分流。”新城区综治中心主任杨绍斌介绍,“根据信访数据,我们梳理出交通、物业、劳动、住建征收、行政纠纷、涉法涉诉6类矛盾比较集中的领域,制定标准化办事流程。特别设置综合事项受理部门,负责承接不属于以上6类的其他矛盾纠纷。每个承办中心确定了牵头部门、参与部门,明确了受理范围和各环节办理时限,实现依流程办理、依时限办结。此外,还吸纳了不同领域的5家社会化调解机构、3家个人调解工作室以及法学会首席专家咨询工作站入驻,进行靶向施治、专业调解。”

新城区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化解矛盾纠纷和防控社会治安风险的重要一环,破解服务群众、矛盾化解、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努力实现“最多跑一地”,以基层善治助推呼和浩特之治。不仅在“一体化”受理、“一站式”解决上先行一步,在识人善用、聚焦“本土化”矛盾化解上也有独特妙招。

在运行模式上,“五办”运转模式在新城区综治中心高效运转。“从‘接办’综窗受理、‘交办’精准分流、‘代办’全程跟进,到‘处办’高效落实、‘督办’全程跟踪,形成事项处理全流程闭环。其中‘处办’环节严格按照第1步厘清事实、查找政策、拟订方案,第2步行政调解、落实政策、救助帮扶,第3步专业调解、联调联办、司法办结的‘3步走’处理模式,科学严谨处置矛盾纠纷。”新城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韩晓娟介绍。

在指挥调度区的大屏幕上,新城区范围内人、地、事、物、组织等“五位一体”信息详细呈现。据悉,该中心大力推行“一网统管”机制,科学划分网格,把专职网格员吸纳进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实行“以奖代补”工作机制,按照调解案件难易程度等级标准给予案件调解补贴,切实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服务触角延伸到住宅小区、延伸到千家万户。



丨来源:呼和浩特日报(实习记者 于梦圆)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