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郭宁、牟玲)万物复苏,春耕启幕。眼下,湖北京山孙桥镇的田野上,水花翻滚、机车轰鸣,农民们驾驶着大型农机正忙碌地泡田整地,育苗大棚内新苗葱郁,绿意盎然。这片承载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沃土,产业振兴的故事年复一年地更新着。

“京山桥米,香飘万里”,不仅是对京山桥米美味的赞誉,更是对其唱响全国的高度认可。京山的好山好水好土好品种孕育出了品质优良且口感独特的京山桥米,并成为京山市强农富农、振兴乡村的“法宝”。
订单种植 让农户增收吃下“定心丸”
当别处的稻田还在传统与现代间徘徊,京山这里的土地早已被订单农业织成“黄金链”——企业递来订单合同,农人便报以满仓诚信。京山绿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亚红望着满棚的绿色秧苗说:“以前种粮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如今发展订单生产,就像给农户吃了‘定心丸’”。2025年,京山绿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预计种植“江汉大米”“京山桥米”5万亩,全部为订单农业。企业与种植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按统一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收购,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去年我们订单收购均价为1.75元/斤,农户每亩平均增收约240元。”李亚红说。

“2025年,京山市积极引导稻米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全市推广种植优质稻87万亩,“江汉大米”“京山桥米”55万亩,其中订单种植30万亩。”京山桥米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宁介绍。
近年来,京山市以发展订单农业为纽带,推动稻田综合种养提档升级,稳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小田并大田”试点,引导农户依法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招引龙头企业入驻用地,支持本土重点企业开展联农带农,推动“京山桥米”优质、集中、连片种植。当订单农业与优质的桥米品质相遇,这诞生于明嘉靖年间的贡米,化作千家万户增收的“致富密码”。
精深加工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京山桥米从传统农业演变成千亿集群,产业升级的背后是京山市在加快推进京山桥米规模特色优质农业产业上的持续努力。
春日的暖阳漫过国宝桥米产业园的玻璃幕墙,智能化车间内现代化加工设备整齐排列,几个工人坐在操作车间,仅需操作电脑面板,碾米车间便奏起交响乐。金黄色的稻谷从粮仓注入流水线,沿着透明的玻璃管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长途跋涉”,便实现了从稻谷到大米的“华丽转身”。国宝桥米产业园配备20万吨桥米智能化生产线和20万吨仓储设施,凭借先进设备和严格质量把控,国宝桥米口感出众,近几年通过拓展京东、抖音等各大电商平台,线上线下销量一路攀升。

京山市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的有力支撑,引导龙头企业在保持初加工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向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上发力,成功开发了方便米饭、桥米汁、桥米酒、米蛋白、米糠油等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截至2024年,全市稻米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智能化加工能力120万吨以上,带动20万余农户增收。
擦亮品牌奏响产业振兴“新乐章”
在这片被稻作文明浸润千年的沃土上,“京山桥米”四个字如同金穗般在风中摇曳,将农耕文化的火种点燃,照亮现代农业品牌的光环。京山市充分发挥“京山桥米”区域公用品牌效应,组建了京山桥米产业联盟,全市60家稻米加工企业被授权统一使用“京山桥米”证明商标,培育了国宝桥米、京和、火流星、绿丰家庭农场等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同时,组织授权企业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农交会、农博会、农产品推介会,有效地推动了京山桥米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品牌价值攀升至414.84亿元。

2023年,“京山桥米”积极融入“江汉大米”品牌矩阵,打造“江汉大米+京山桥米+企业品牌”的协同发展模式,国宝桥米、京和米业、绿丰家庭农场等纷纷入选“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和后备企业。借助“江汉大米”的东风,京山市主动扛起“江汉大米”品牌旗帜,着力打造“江汉大米”高端品牌和门面担当。
京山市坚持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三方”联动,全方位、多维度完善“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品牌营销体系。“京山桥米,香飘万里!在全国唱响,越来越多的京山桥米走出产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京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颢介绍。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四月,烟雨浸染的京山,87万亩稻田蓄势待发。位于京山市杨集镇的京山农场将山水的馈赠酿成诗篇,生态餐厅里飘出柴火饭香,络绎不绝的游客带走的不仅有相机里的林海稻田,还有一袋袋印着“京山桥米”字样的精美伴手礼。“2024年,京山农场仅线下销售京山桥米就超过20万公斤,销售额超200万元,今年预计可以超过500万元。”京山农场综合部负责人吴丽君说。

2023年,湖北京山稻作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京山市围绕推进湖北京山稻作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依托“环惠亭湖”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打造桥米文化田园综合体、桥米小镇等文创产业区,建设了京山桥米文化体验中心、国宝桥米大米文化探知馆,推出京山桥米主题的伴手礼等旅游产品。游客在游览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如带小朋友体验传统耕种方式、制作手工艺品、品地道美食等。此外,京山市还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新路径,2019至2024年,连续5年举办京山桥米春耕节、丰收节,这种体验式的旅游方式,是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是乡土风情的全景呈现,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下一步,京山市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大做强规模特色优质农业产业,以全力打造南方绿色稻米加工生产基地为引擎,推动京山桥米规模特色优质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