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河南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稳增长、扩内需、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持续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经济脉动,数字见证。《一季度经济观察》系列报道,今天来看42.8%和38.5%背后,有哪些制造业发展的爆发力。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于佳敏:42.8%,是指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42.8%。作为河南的新特产,新能源汽车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已经成为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现在是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郑州国际陆港西作业区,每天会有2到3列,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从这里发出。
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铁路运营部高级经理 李振兴: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在郑州国际陆港累计发运3万8千余辆,其中出口车型占比30%,新能源汽车通过铁路运输至港口,通过船运发往巴西、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地。
目前在比亚迪郑州园区,平均不到1分钟就下线1台新能源乘用车。在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郑州航空港周围40公里至50公里范围内,集聚了十多家知名车企、百余家零部件企业。
河南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负责人 王聪聪:我们这批货主要发往港区比亚迪,一天大概是40车左右,每天都有。从厂里面出库到比亚迪那边收货,只需要半个多小时。第一季度收入9000万元。
为了扩大产能,企业从二月份开始,把厂房扩建到18000平方米,年产值能达到2.5亿元。尉氏县建立“链主企业+配套企业”联合体,推动本地企业与郑州航空港区整车基地形成“半小时配套圈”。
开封市尉氏县商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王冠英:第一季度,签约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12个,签约总额37.15亿元。下一步,联合郑州大学以及比亚迪科研中心等,共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究机构,重点攻关轻量化材料、智能网联技术等前沿领域。
以商招商加上河南本土品牌不断发力,郑州、开封、洛阳等,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已在中原大地悄然隆起。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丁双:今年一季度,河南高端智能产品产销两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了38.5%。买智能电器、用智能家居,引领消费新时尚的同时,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郑州海尔的空调互联工厂,今年以来有40多款新的智能产品下线。
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质量负责人 郭克涛:它会根据成年男性调研的大数据,做一个睡眠曲线的设定,实现整晚的舒适...
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质量负责人 郭克涛:运用AI智慧节能算法,学习用户使用习惯匹配最佳运行效率,一台空调一年可以减碳260千克,相当于种20棵树。
通过精准的市场布局和产品创新,郑州海尔的智慧设计、柔性制造等集成创新能力大幅增强。
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电子生产负责人 丁雅磊:那我们从最初的这个人工的检测到2D的检测,到现在的这个3D检测,它在这个大的一个数据的建模的情况下呢,对我们整个质量的可靠性,能够提升这个将近50%以上。
目前,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第一季度产量102万套,同比提升11%。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周云杰: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来助力新型工业化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我们要)抓住AI时代的机遇,让数据成为新经济的生产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今年一季度,河南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6%、14.1%,增速均超两位数。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带动下,河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取得“开门红”。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 张占仓: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我们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扛稳我们经济大省的责任。经济大省在目前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动力、最大的支撑就是工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速度继续朝前发展,按照这个状态继续朝前推进的话,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会扎扎实实推进。
一季度增幅5.9% 逆势“开门红”夯稳“全年红”基础丨大象时评
中原崛起,春潮涌动。
河南一季度经济数据振奋人心,5.9%的GDP增速超全国0.5个百分点,创近年新高,稳居中部“压舱石”。这“开门红”亮眼夺目,工业、消费、外贸三箭齐发:工业引擎轰鸣作响,规上工业增加值8.8%的增速彰显"制造强省"的硬核实力;消费马车蹄疾步稳,7%的零售增速背后,是2亿消费券激起的市井烟火,是500场活动点燃的城乡热情;外贸航船破浪出海,28%的增速傲视群雄,"新三样"出口增长两成,电动汽车更以138.6%的增幅上演现代版"丝绸之路"的传奇。
成绩源于政策精准、产业升级与内需外需协同发力。28条消费新政激活市场,消费收入正循环渐成;工业40个大类中32个增长,近半数两位数飙升;外贸新三样出口应对外部挑战,河南正开拓非美市场、推动出口转内销。数据背后,是河南人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是产业转型的铿锵步伐。
河南正以"中流砥柱"的姿态,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