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北京4月14日电14日,《全国爱卫会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通知》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并提出各项行动到2030年的目标。至此,我国于2019年启动的健康中国行动升至18项。
研究表明,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坚持预防为主,可推动慢性病防控的关口前移。《通知》明确,到2030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初步减缓,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当前,农村地区居民健康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健康生活方式尚需进一步普及,农村地区健康环境亟待改善,城乡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差距较大。聚焦上述乡村主要健康问题,《通知》要求,到2030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其中,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逐年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居民能够更加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更加健康宜居。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和认同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医药防病治病独特优势发挥还不够充分。为此,《通知》提出,到2030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3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95%;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分别达100%、80%;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0至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90%。(记者 金振娅)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5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