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和景明
草木葳蕤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刚告别了年味,又迎来了清明——
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节日,始终承接着春满人间的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也承托着中国人血脉里最深沉的仪式。
福建人过清明节,是跨越千年的精神接力,不仅在慎终追远中表达着对先人的缅怀,更在明媚春光和盎然生机里寄托着奋勇争先的斗志和迈上新的更高台阶的期望。
这种守正与创新,恰是福建人精神世界的缩影:既扎根于土地,又面向海洋;既追溯历史,又叩问未来……

对祖先的崇敬,一直流淌在福建人的血脉深处。有一个在网络上流传颇广的段子是这么说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福建“后生仔”在清晨五点起来追星,但倘若是敬祖追宗,他自己会通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接力中,青年已经站到了前排。那么我们的祖先是谁?他们又有哪些值得我们“追”的地方?
我们追溯那些开山垦海的先民,以继承他们筚路蓝缕的勇气。历史上,数次战乱与兵燹,曾迫使福建先民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海夹缝中开辟生存之路。从此,峰峦叠嶂与惊涛骇浪之间,镌满了“敢为天下先”的史诗:他们向山要粮、与海争地,刀耕火种中垦出万顷良田,惊涛骇浪间开辟海上丝路;他们战天斗地又敬畏自然,在逆境中不悲观、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此险山恶水变成有福之地,跋山涉水终于山海通途。如今,我们仍能听见他们从历史深处递出的回声:真正的“先”,不仅是时序的刻度,更是敢于在无人处踏出第一步的勇气。

我们追怀那些耕读传家的先祖,以赓续他们敦诗说礼的家风。“天下之本在家”。福建人的优秀家风,体现在世代的言传身教中,也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家训、家书:“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引导着人们在学习与实践中融会贯通;“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激励着无数家庭崇文向学、奋发图强;重温《与妻书》,“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还有无数侨批,承载着大洋深处浩瀚的家国情怀……这些家风传承如潺潺流水,既守护中原文明的古老河床,又激荡出海洋文明的崭新浪花。

我们追忆那些名垂青史的先贤,以弘扬他们拼搏进取的精神。这片山海,自古便是文明交汇的前沿,无数先贤以开拓者的姿态,在思想、文化、科技、商贸等领域创造了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成就:从“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到“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从泉州港的千帆竞渡到厦门大学的琅琅书声……他们以山海般的胸襟与魄力,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无数“中国第一”乃至“世界之最”,将“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智慧沉淀与“海到无边天作岸”的开拓视野,共同交汇成“爱拼才会赢”的集体和声。
我们追缅那些舍生取义的先烈,以传接他们谋福家国的志向。在明朝,饱受倭患的福建人民为守护家园前赴后继;到了清末,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百姓之福血洒黄花岗。福建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军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无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谷文昌、廖俊波等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被广泛学习,八闽大地有幸托付着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付出一生的血肉之躯。他们蘸着热血写就的“先”,正是黎明时分的第一缕晨曦,是燎原大火的第一粒火种,是每个时代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今天,我们更要守护好八闽家园,特别是将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扬帆先行天地阔,人间正道是沧桑。
今年2月,“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因病逝世,缅怀的鲜花环绕在他广东汕尾的旧居前,给予其最崇高的礼赞。人们看到了旧居大门口写有“莆田世泽”的醒目对联。
历史上,无数福建先民因为各种原因告别家乡,迁徙台粤桂琼诸省,远播东南亚乃至全球。今天,他们的后人反观福建,福建除了是个地理坐标,更蕴涵着一种开眼看世界的敏锐、开先闯世界的胆识和开门迎世界的胸怀。
清明节,传至福建,显于福建,又何止于福建。作为他们的“来时路”,福建到底有什么?
厝脊寻脉,有人在福建谱牒中,寻找心灵原乡。位于海口市的五公祠,陈列着诸姓入琼始祖的简介,其中有九成以上来自福建。在福建,每个家族都藏着一部微缩的移民史,当远方的族裔翻开这些用蝇头小楷写就的世系图,不仅见证了血脉传承,更能窥探闽人勇闯天涯的精神特质。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开拓者的勇气与回望者的乡愁,熔铸成代代相传的生命密码。

海丝拾贝,有人在福建基因中,完成情感还乡。作为中原文化与海洋文明交融的枢纽,福建的方言、饮食、信俗等文化基因深刻影响了台湾社会。从妈祖祖庙延续的香火,到青茶谱系交汇的茶香,一口相同的闽南话,一道共对的海峡,在台湾随处可见的“福建”,都是一种可触摸的乡愁。走得再远,福建始终都是刻在基因里的故乡;漂得再久,这片土地也永远敞开着回家的门扉。
榕荫问道,有人在福建精神中,体认祖国家乡。福建团结拼搏的精神内核,始终是海外移民心中不灭的灯塔,并成就后者纵横四海的传奇。对福建精神的体认,不只是简单的怀旧,而是通过文化基因的解码与实践,将“祖国家乡”从地理概念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文明互鉴成为时代主题,福建精神将继续为海外游子提供身份认同的坐标系,在全球化浪潮中书写新的家国叙事。
武夷倒影似先行者未沉没的桅杆,闽江潮水在刺桐根系间涨落成信天翁的回声。清明思乡,福建不远,这里的山山水水,永远都是那些先行者回首可望的故园。

前人是我们的先驱,留给我们诸多文明的宝藏;我们亦是后人的先生,该向他们馈赠怎样的“富矿”?清明时节,串联起过去和未来,在“先驱”和“先生”之间,正是一种对“先”的崇敬。
在今天的福建,人们对于“先”,又有着一种更深的理解——
这是一种有基础、有条件能够争先的自豪。过去十年间,我们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进程中,将宏伟蓝图变成现实,让“敢为天下先”有了更厚实的底气;
是一种有职责、有使命应当争先的自警。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对标一流、争先进位”,在改革开放上“彰显担当、创造经验”,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是一种有压力、有动力亟待争先的自省。当前,福建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也是一种有能力、有干劲做到争先的自信,善抓先机、勇争先进。要以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有效抓手,统筹推动全省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种立体的“争先观”,既是对“闽在海中”特定禀赋的全新注解,更是对“敢拼会赢”精神气质的时代升华。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好又一个清明,开启下一段旅程。
如今,福建的清明,早已跳出了古人“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哀思和“犹及清明可到家”的眷恋,正以追思为犁铧深耕记忆,以锐气淬锋芒劈开新路,以拼劲化笃行丈量征途。
你看那漫山杜鹃燃作奋进的火把,一江春水奔涌争先的浪潮,千门万户正以奋勇争先的行动,在清明澄澈的天光里,擘画山海家园的新愿景,书写不负韶华的壮美华章。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作者:闵桨
美编:陈静
编辑:郭金铭
审核:严顺龙、方婷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