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现代作战演变新趋势
■任风超 王 震
现代战争作战体系更为复杂,尤其是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不断运用,催生作战时机、交战场域、力量运用等战场博弈要点发生新的变化。这就需要人们敏锐洞见现代作战演变新趋势,紧紧围绕生成和提高作战能力、赢得作战主动,推动作战行动向着对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作战时机由“先”向“后”位移
传统作战,突袭是扩大战争相对优势的一种重要方法。突袭是先发制人的体现,其通常在三种条件下取得成效:一是对方未完成作战准备;二是对方未察觉突袭意图;三是对方察觉意图却很难及时调整应对。
现代作战,侦察感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正在不断驱散“战场迷雾”;以数据为燃料、以模型为引擎、以算力为加速器的战场智能体的体系化涌现,将指数级提升战场反应时效,共同推动作战时机由先发制人向后发反制转变。一方面,在掌控战场情况的基础上,突袭将更易被察觉,部队将在有效应对对方突袭的前提下展开作战准备,先发制人的成效将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赋能的指控链路反应速度更快,在察觉对方突袭企图后能够快速聚能,有效应对。现代作战的后发制人,指的是立足智能技术对数据的开发使用,利用后发优势获取更多数据,依靠算力架构实现信息共享,依靠算法主导建立决策优势,形成行动优势,获取战场胜势,做到“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达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现代作战,后发制人将主要呈现两种形式:一是以“人在环外”的智能决策为主的“因危而反”。在察觉对方军事行动对我形成威胁时,指挥员基于预案库和算法迅即决策,快速行动,达成反制。二是以“人在环内”的人机决策为主的“因利而动”。指挥员在智能辅助基础上实时感知战场变化,探明重要征候,把准发展动向,在战场态势拐点、我作战行动利点和对方力量运用顶点等有利时机,果断决策,借势制敌。
交战场域由“扩展”向“收缩”聚焦
交战场域是作战双方对抗的空间。传统作战更加注重外线作战,强调交战场域向多维扩展。如杜黑的制空权理论、马汉的海权理论等都在强调交战场域扩展的重要性。一方面,空间的扩展可有效抵消对方机动、打击、突击等作战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威胁,达成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目的。另一方面,空间的扩展可有效支撑诸军兵种力量的独立分层作战,达成以空间获取力量优势和行动优势的目的。
现代作战,伴随信息、智能、无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在军事领域的转化运用,传统交战场域与军事技术的平衡再次被打破,交战场域开始收缩发展。可以看到,战场指控、机动、打击等能力向极快、极远、极准等方向转变,在宏观层面扩展交战场域已难以有效抵消新质力量威胁和发挥新域技术优势。如,指控可实现毫秒级响应,高超声速飞行器可几小时全球直达,电磁炮可每分钟发射上百发炮弹等。此外,军事技术的进步使多域、分层的空间产生“尺缩效应”,多维空间互融压缩,“相隔千里”变为“咫尺之遥”,分布在不同作战空间内的兵力具备了效能融合的条件,逐步形成了全息感知、瞬时决策、即时打击等能力。现代作战的交战场域将是以广域分布的目标为“点”,以立体跨域的电磁为“线”,彼此互联所形成的跨域融合空间,战略、战役和战术在空间内压缩一体,作战活动在空间内“尺缩”释能。一方面,将打破地形的限制。即无人作战平台将具备超越地形限制机动的能力,可以灵活采取空中突入等多种方式遂行作战任务,达成瓦解对方作战体系,扩展己方优势的目的。另一方面,现代作战将呈现“大战场、小焦点”的态势,交战场域内的作战重心将向重要目标、关键节点、重要部位等点状空间聚焦,精确夺控将成为主要样式,重要目标如何夺与守、功能类节点如何瘫与控、要害类部位如何打与保等将成为各方角逐关键。
力量运用由“物理态”向“化学态”发展
“物理态”是基于力量外在性质的运用,具有稳定的特点;“化学态”则是基于力量内在性质的运用,具有流动的特点。传统力量运用更加突出“物理态”。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对抗是物理规则下的物质能量碰撞。另一方面,装备功能特点、作用范围等外在特征具有稳定性,作战运用寻求的是力量确定性叠加和线性控制。
当前,伴随智能赋能兵力装备和网系广域联接作战模块,传统“物理态”虽未消失,但作为“智能时代的钢铁基座”不断融入新型作战体系,推动力量运用模式由“物理态”向“化学态”发展。现代作战的“化学态”力量运用模式是指广域均衡分布的作战模块以弹性网络为组织架构,以云端共生为信息流动,以算法主导为决策模式,通过非线性涌现生成效能。一是现代作战从确定性控制向不确定性博弈发展,逐步变为复杂系统间的智能博弈。二是战场上嵌入智能模块的兵力装备在作战实践中不断学习,其感知、决策、打击等能力在作战过程中将不断升级。三是数据、算法和算力等内在性能正逐步发展为力量运用的重要考虑因素,信息能、智能、网系等隐性指标逐渐成为衡量整体效能的关键,作战运用寻求的是动态聚优和智能涌现。“物理态”向“化学态”的转变,是从单一要素叠加向多要素深度融合、从物质能量主导到信息智能主导的质变,也是以兰彻斯特方程为基础的战斗力静态评估向以梅特卡夫定律为支撑的战斗效能体系涌现的跃升。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