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范围,也称为“授权立法”,是指立法机关将部分立法权委托给行政机关,使其在授权范围内代替立法机关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这一制度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实行“三权分立”,即立法、司法和行政分别由不同的机关负责。在这种体制下,行政机关通常没有立法权,但通过立法机关的授权,它们可以制定规章,这些规章在授权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立法的范围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接受立法机关委托制定规范性文件:
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这些规范性文件可能涉及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法律规范、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的法律规范以及对行政机关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
制定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
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这些文件旨在解决地方政府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地方立法的范围则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分为国家管辖范围和地方立法范围。国家管辖范围包括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司法解释等。地方立法范围则是地方立法机关有权或有义务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司法解释,这些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是地方政府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制定的,用于管理地方事务。
总结来说,立法范围涉及到立法权的分配和行使,它决定了哪些机关有权制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并且这些文件的效力范围和执行方式。通过明确立法范围,可以确保行政和立法机关各自职责的清晰划分,同时也有助于保障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