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别称之一,相对于西方人对上海The Greatest City of the Far East、Paris of the Orient的称呼,魔都是当时日本人对上海的一种习惯称呼。
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畅销小说《魔都》,第一次以魔都称呼上海。村松梢风大概是第一个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所以,魔都一词被许多人用来形容上海那错综迷离的世相。在这部作品中村松梢风发明了魔都一词来指代上海。
“魔都”诞生
村松梢风被上海的纷杂、喧闹和异样所迷惑,“晕眩于它的华美,腐烂于它的淫荡,在放纵中失魂落魄,我彻底沉溺在所有这些恶魔般的生活中。于是,欢乐、惊奇、悲伤,我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激动”。
上海既闪耀着远东第一国际都会的夺目光彩,但处于帝国主义压制下,畸形的半殖民地悲惨景象也随处可见。这种对比鲜明、魔幻般的景象,让他感受到巨大的魅力。
此次上海之行,村松梢风在上海逗留了两个多月。返回日本后,村松梢风立即撰写了一篇近长文《不可思议的都市“上海”》,其中写道,“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是人们自由的生活。(上海)这里没有传统的束缚,也没有任何约束。人们做什么都很自由,只有任性在生动而又露骨地蠕动。”
第二年,村松梢风又将其余几篇记述上海的文章与《不可思议的都市“上海”》合集出版。
他将自己在上海感受到的复杂的意象,用自创的“魔都”一词来加以浓缩,用于新作的书名。在《魔都》的自序里,村松梢风写道,“上海……是从某个角度来看实在不可思议的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国际世界主义俱乐部。在这儿,文明的光芒闪烁。
同时,各种各样的秘密和罪恶如魔鬼样出现。极端自由和华美的生活,胸口堵得慌的淫荡的气氛,像地狱样的凄惨的底层生活……既是个天国,又是个地狱。我高高兴兴地跳进其中去了……”简而言之,在其看来,“魔都”的“魔”实际同时表示“摩登”的“摩”与“魔鬼”的“魔”。
「扩展阅读」-关于上海的一些历史:
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