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岛既不是台湾岛,也不是海南岛,而是库页岛。现如今属俄罗斯。中国旧称苦叶、苦兀、骨嵬或黑龙屿,“萨哈林岛”是俄译名(这个名称来自于满语,意即是“黑河口岛”)。
库页岛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北部,黑龙江入海口的东南,东为鄂霍次克海,西通过间宫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的北海道相邻,是俄罗斯最大的岛屿,面积7.6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6至160公里,南北长948公里。
库页岛北部较为平坦,以丘陵山地为主,南部由东萨哈林山脉和西萨哈林山脉组成,最高峰为1420米。全岛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其北部为针叶林地带,地下蕴藏石油、煤炭和黄金等矿产资源,沿海地区水产资源,是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区之一。岛上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岛上的最早居民有尼夫赫、鄂温克、阿伊努等民族。截至2010年,岛上共有人口49.3万人,绝大多数居民都是俄罗斯移民。
清末之前,自隋唐开始,库页岛一直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被中国王朝统治着。
唐代,唐朝初建时,居住在库页岛上的郡利、窟说、莫曳皆等部,便臣服唐朝,接受唐廷的统治。开元十三年(725年),唐廷在黑龙江下游地区置黑水都督府,统治包括库页岛等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辽代归五国部节度使管辖,金代也归金廷实际控制。
金国末年,宋金元三国时常发生战争,金廷已无精力再去对库页岛进行直接的控制,故而金末库页岛渐渐脱离中原的控制。到了元朝,元廷为重新控制库页岛,从1263年至1308年连年对库页岛用兵,最终招抚了岛骨鬼等部。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管理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其库页岛等地,元廷于1285年在黑龙江口的奴尔干地方置征东元帅府,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进行实际控制,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明朝建立后,明廷从元廷的手中接管了对库页岛的管理,在亨滚河口(今阿姆贡河口) 对岸的特林地方设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并在库页岛上置卫所屯驻。
明中后期,因明朝内部叛乱四起,自顾不暇,明廷渐渐失去了对部分库页岛的控制。1593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攻占所有虾夷族土地,其中就包括了阿伊努族控制的库页岛最南端
1616年以后,库页岛(不包括日本控制的南端)被清朝前身后金所夺。清代,库页岛归宁古塔副都统管理,1715年后划归三姓副都统管辖。
在此期间,1688年,清军成功阻止了俄国对黑龙江流域的觊觎之心,并于次年签定《尼布楚条约》,条约中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为中国领土,包括库页岛。
当然,由于清朝对库页岛的管理并不上心,不但没有在上面置管理部门,更未驻扎军队,这就给了一直对库页岛垂涎三尺的沙俄可乘之机。
1765年,沙俄派遣远征队未经清国同意私自进入库页岛北端,并杀散了赫哲人,在此修起营舍,开采煤矿,在实质上控制了库页岛北端。
1789年,俄国再次入侵库页岛南部,大肆屠杀在南部生活的赫哲族居民,将他们驱逐,并在母子泊地方修筑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又再次控制了南部。
自此,实际上库页岛已经从清朝脱离出去,清廷已经无法控制库页岛,库页岛分别被沙俄和日本所控。当然,从法理上库页岛还是清朝的疆土。
1855年2月7日,在清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日俄两国私自签订了 《日俄下田条约》,条约写明:在库页岛问题上“不划边界,维持原状”。
1856年,沙俄趁英法两国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直接出兵攻占了库页岛,并将库页岛划归东西伯利亚管辖。
1858年和1860年,沙俄趁清朝衰弱之际,逼迫清国签订《瑷珲条约》 和《中俄北京条约》,从法理上占据了库页岛,自此清国彻底失去了对库页岛的统治权。
自1860年后,库页岛就跟清朝再也没有关系,之后就是日俄两国对库页岛的争夺。
1860年,俄军击败日军,安全占领了库页岛。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于次年占领库页岛全岛。
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和约中写明,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地区归日本,以北地区归沙俄。此后13年间,库页岛实行南北分治,日本在南部置桦太厅,沙俄在北部置萨哈林州。
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占领全岛,直到1925年撤出库页岛北部。
1925年1月,日苏在北京签订了《日苏基本条约》,日本从北库页岛撤退。
1945年,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苏联在军事上实现了对整个库页岛的占领。1951年9月8日,日本宣布全面放弃库页岛的主权。自此苏联正式在法理上和军事上控制库页岛全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对库页岛等管辖权,置萨哈林州,属远东联邦管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