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75%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相对较低,平均水平也就50%左右。我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升,从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发展到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发展到了2022年的65.22%。从数据来看,我国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我国14亿人口的总量来计算,我国每年将近有1400万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城市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的速度将会逐渐降低,人口迁移将会逐渐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转变为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城市化的水平通常需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城市化水平高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那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
逆城市化,就是过度的虚假城市化之后产生的逆转,反映在现象上就是人口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农村的迁移。
对年轻人来说,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房地产业的深度没落,制造业的进一步自动化,城市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普遍感受到城市生活越来越辛苦、越来越压抑,他们厌倦了城市的房贷车贷,对农村新出现的一些就业机会充满期待,急不可耐地想逃离一线城市。
对即将退休和已经退休的人来说,辛苦了大半辈子,随着三年疫情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度改变,他们也想回到农村,搞点事情、颐养天年、叶落归根。
另外,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进一步深度推进,农村的环境进一步改善,交通物流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医疗教育水平也在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再加之农村天然的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逆城市化将是未来的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