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影响至今的宗法制,到底是个啥)

时间:2024-11-13 10:52:33

前边我们讲过,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历史地位。今天,我们谈谈对分封制起指导作用的宗法制。

分封制虽然在东周即告解体, 但由西周王朝建立的宗法制, 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

比如,我们都知道春秋各国很多都是周武王的兄弟后入和直系后裔,但为什么后来都逐渐改姓,并在祭祀上有自己的祖宗呢?毕竟虽然关系逐渐疏远, 但毕竟也是天子后裔,为何不是直接祭祀周天子为祖宗?

周王朝的宗法制度, 虽然也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但是和氏族组织已经有本质区别。主要特征是, 嫡长子的继承制和余子的分封制,包括和这些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之分。

《公羊传》里讲,“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就是说继承人的选择为嫡子中最大的一个, 而不是由聪明才智来决定,继承人由身份高的来继承,而不是按照大小。这两句话并不是自相矛盾, 后者讲的贵,是只出身贵贱。 比如,正妻所生的孩子为嫡子,年龄最大的那个为嫡长子,即便他是个傻子。同样的,如果正妻以外的妾所生的孩子, 即便是年纪比嫡长子大, 也没有继承权。

因此, 嫡长子为整个宗族的大宗,而庶子则为小宗。 周天子由嫡长子世袭继承, 就是说嫡长子的嫡长子继续世袭天子之位,他是姬姓宗族的大宗,而其余诸子则被分封为诸侯,是姬姓宗族的小宗。

同样的, 被分封为诸侯的庶子, 他的诸侯之位也是根据嫡长子世袭原则,由嫡长子继承父亲的位置为下一代诸侯,他本人在国内又被称奉为大宗,他的其他弟弟则被分为卿大夫,也就是小宗。卿大夫在各自的采邑内也是大宗,卿大夫的位置由嫡长子继承,小弟们则继续被分封为士,属于小宗。而士的嫡长子依然继承父亲的爵位,但是其他的诸子就要成为庶人。

这里是和我们前文提到的周天子的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 , 即延续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庶人五个等级,每庶出一次(包括嫡次子),贵族的爵位就会降一个等级,最终降为庶人。所以嫡长子永远世袭父亲的封号, 但嫡次子和庶子则会逐渐边缘化最终成为普通人。

这就是为什么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最终也是个庶民的原因。其实刘备本身也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人, 但为什么只敢称呼为中山靖王之后,,而不是称刘邦之后或者汉景帝之后(中山靖王刘胜之父),原因就是他不能这样, 因为汉景帝是大宗,刘胜的弟弟刘彻也是嫡长子,也就是大宗, 刘胜是庶出,小宗, 自称汉景帝之后那就有点违背祖制了。

这种世袭继承原则,就是所谓的“世卿世禄”的特权制度,。

于是同姓之下,血脉相成, 每一层都有大宗和小宗,小宗之下再分大宗和小宗,以此类推。小宗对于大宗来说 ,都是庶。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是一种等级从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级的小宗都要服从同级别的大宗的支配和约束。周天子则是天下的大宗主,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所以周天子的国度镐京被称为“宗周”,各级的大宗收到族人的共同尊崇,被奉为“宗子”。这种从属关系主要体现在“尊祖”和“敬宗”这块。 尊奉祖宗, 是宗法制的重要原则,而对祖先的尊敬,主要体现在祭祀上 ,但是祭祀祖先的特权掌握在“宗子”手中,庶子不能祭祀,只能通过参加“宗子”主持的祭祀来表达他们对于祖先的尊敬。

这是宗法制对于维护周天子天下共主身份的提现,礼仪和政治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因此,祭祀祖宗的宗庙建筑也必然是在大宗的所在地。天子的宗庙是最高一级的祭祀祖先的场所, 谓之“太庙”

那么诸侯和卿大夫也会在各自的封地建立宗庙, 来祭祀始祖。那么问题来了, 诸侯在封地的祭祀有什么不同吗?

答案是有。

首先大宗是用不迁祖的,所以《诗·大雅·文王》里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形成百世不迁之宗。但是小宗则是“五世则迁之宗”,即有本人往上依次推算五代,父、祖、曾、高祖为五世,高祖以上的元祖就不再祭祀,按照惯例迁入祧庙(太庙分为前殿寝殿祧庙),也就是说,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只维持五世,五世以后,则成为疏族属。

这种情况,《礼记·丧服小记》里叫做“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在上边迁去一个元祖, 下面就改变一次大宗小宗关系。


所以第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在祭祀的时候, 仍然要祭祀他的祖先,作为小宗,祭祀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等到他的五世嫡孙祭祀的时候, 就只祭祀这位诸侯的父亲、祖父、曾祖、然后是他(高祖)。这个时候,原本这一支系属于庶出,但是第五世嫡孙就可以将六世祖迁往祧庙里, 然后成为大宗,区别于庶大宗。

我们拿晋国举个栗子。

晋国第一代国君叫唐叔虞(姬虞),这位仁兄是周武王的小儿子, 按照宗法制,大宗才可以主持祭祀, 那么唐叔虞只能在兄长周成王主持祭祀的时候, 去镐京参与祭祀父亲周武王, 祖父周文王,曾祖父季历,高祖周太王。那么唐叔虞的儿子晋侯燮按照宗法制, 首先他作为唐叔虞的嫡长子 ,只能带着兄弟们祭祀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父亲属于周武王的庶出,所以他不能祭祀爷爷周武王, 但是可以参与作为大宗周天子主持的祭祀活动。而他的众兄弟们, 只能参与他主持的祭祀活动。



那么到了晋国第五代国君晋厉侯的时候 情况就发生了变法。这位国君祭祀的时候, 首先作为晋国这一宗族的大宗,他可以主持祭祀父亲及其以上直到高祖父唐叔虞这一代。其次按照辈分, 他只需要祭祀到唐叔虞这一层,周武王已经不需要他祭祀,另外自唐叔虞到他这一代, 也不再属于小宗,而是单独分出来的一支,晋厉侯可以理直气壮的跟人讲, 我们是大宗出身, 而不再是从属于周天子的小宗。

于是,上边迁去一个远祖周武王, 下边改变一次大宗小宗的关系, 晋厉侯从周武王后代里,小宗里的大宗,成为大宗里的大宗。谓之“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同样的, 按照宗法制,晋侯燮有个弟弟姬公明,姬公明的第四世嫡孙,我们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但是他除了祭祀自己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之外, 还要参与晋厉侯主持的祭祀共同的高祖父唐叔虞的活动。因为他尚在五世以内,不能易祖。等到他的儿子的时候, 他的儿子便可以像他的远方兄弟晋厉侯一样,迁祖易宗, 只祭祀高祖父姬公民,并且改小宗为大宗了。

听起来比较绕口,但是不会太难懂。

这种变法的后果 ,比较现实的社会意义, 就是晋国五代以后,除了政治上对周天子的服从, 而在宗族观念上, 已经和周天子彻底分家了,放在今天的理解就是, 连亲戚都不是了。

所以也就理解在平王东迁以后, 随着周天子实力的衰落, 诸侯实力崛起, 一大帮子周武王的小宗后裔,丝毫不顾及祖宗情面,变着法的欺负大宗后裔了。同样晋国国内曾今的国君的小宗分支,逐渐沦为和异性卿大夫同样的地位 ,甚至面临着被国君灭族的危险。

比如前文提到的晋厉侯的嫡孙晋釐侯有个庶子名叫姬宾,被晋釐侯封于栾邑,史称其为“栾宾”,后来干脆以栾为姓,在晋文公时期成为晋国六卿之一,但最终在和其他卿大夫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灭族。大家都是国君后裔, 但是这个身份没给他带来任何的收益。

能够长久活下去,并一直继承正统权力的, 只有嫡长子。所以周天子的位置, 永远只有周武王嫡长子的嫡长子来继承, 而同样晋国国君的位置, 也永远只有唐叔虞的嫡长子以及嫡长子来继承。数百年的风雨变幻, 后裔们的身份层层递减,只有大宗始终站在权力的顶端。世袭着父辈的一切。

这种关系很好的解决了因为子孙繁衍实力扩大造成的对于政权的威胁。每一个小宗若干代以后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族系统,不至于因为子孙过多而威胁到周天子的政权,同样小宗的小宗又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族系统,也不至于威胁到诸侯国君主的地位。所以宗法制再一次从礼仪上解决了诸子对于权力的威胁。

只是,宗法制的设计者没有考虑到, 秩序的稳定最终是要靠实力来兑现。自周平王东迁以后, 周天子实力一落千丈, 此时的诸侯国们, 实力已经不同凡响, 既然不能和周天子攀亲戚, 那也就不必再顾及礼仪。不仅如此, 在诸侯国内部, 春秋时期不断涌现的弑君夺权行为, 已经标志着包括宗法制在内的整个周礼的崩坏。所谓礼乐崩坏, 大类如此吧。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 诸侯实力壮大并不是礼乐崩坏的唯一因素, 周天子本身也在不断干着违背宗法制的事。

比如某年鲁国的鲁武公带着三个儿子去周宣王那走亲戚, 周宣王觉得鲁武公小儿子不错, 就坚持让他作为继承人, 强迫鲁武公改变立嫡长子的打算。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更损, 直接废掉太子, 立了妾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宗主的随心所欲和道德败坏, 对各位诸侯亲戚们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乱,甚至让他们群起而效仿。

很快大家就群起效仿甚至发扬光大。春秋小霸王郑庄公和周平王还是共着一个曾祖父(周厉王),就能逼周平王干出周郑互质的事 ,更是直接跟自己的侄子(周桓王)开战。卫国的州吁马上就想出了弑兄篡位的新点子,在公元前719年杀死自己的哥哥上位。维护宗法制的陈国桓公觉得州吁大逆不道,立刻协助卫国大夫们杀死了州吁,但是不曾想自己在公元前707年去世以后, 自己的弟弟陈佗大概是目睹了州吁的风光, 又杀死了太子免,尽管陈桓公剩下的三个儿子很快替兄报仇, 杀死了叔叔陈佗,但三兄弟(陈厉公,陈庄公,陈宣公)先后继任陈国的国君, 已经是对宗法制世袭制最随心所欲的更改。更不用说,三兄弟里最后即位的陈宣公效仿周幽王, 再行废长立幼之事,杀死亲儿子太子御寇,逼走和御寇交好的陈完了。陈完是陈宣公二哥陈厉公的嫡长子。

只是,没人想到, 陈完先生跑到齐国,孤心经营,历经八代,最终竟灭姜氏取而代之(公元前379年)。而此时, 距离周天子曾经的马夫秦国称王, 还有54年。


后记:宗法制用以维护的周王朝统治秩序虽然遭到了破坏, 但是宗法制的内容却被后世继承, 并不断加以改良,可以说贯彻了从西周到明清的整个时期,甚至于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文化习俗,在今天的文化活动中随处可见。